人大代表建议加快出台盲盒市场管理办法;Ulike脱毛仪低俗广告被责令整改
今年两会,上海代表团提交《关于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议案》,建议保护消费者不被大数据杀熟,明确经营者不得运用数据算法等自动化决策手段对消费者实行不合理差别对待;建议办健身卡等预付卡可以有7天冷静期,消费者自签署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服务的合同之日起,7日内尚未使用商品接受服务的,有权单方面无条件解除合同。
全国人大代表杨雪梅:加快出台盲盒市场管理办法
“盲盒经济”所引发的一连串问题也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杨雪梅的关注,今年全国“两会”,她带来了《关于加强盲盒市场监管力度的建议》。杨雪梅呼吁,加快出台规范盲盒市场行为的管理办法。明确盲盒的认定标准,建立盲盒产品清单。建立和完善盲盒隐藏款投放量和抽取概率的第三方监督机制,明确盲盒交易禁止项目,如宠物活体等。加强盲盒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对盲盒企业经营类型(经营范围)予以分类管理等。
监管
广州:擅用“广药集团”名号宣传, “广州吉旺食品”被罚12.3万元
未获“广药集团”的授权,广州吉旺食品有限公司却在其产品宣传中,多次出现“广药集团”字样。3月2日,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认为该公司的宣传行为构成误导、欺骗消费者,依法对其进行罚款12.3万元。执法人员认为,广州吉旺食品有限公司与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并未存在任何关系,在展厅宣传栏宣传利用“世界500强 企业-广药集团荣誉墙”及多处出现“世界500强企业 广药集团”和大健康“王老吉”展示区宣传栏“500广药集团”、工作牌背带多处出现“王老吉广药集团”字样,未获得“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授权使用,这些宣传行为误导和欺骗消费者。
天津: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
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市教委于即日起至7月底联合开展天津市教育收费专项检查行动。重点检查:
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超过政府指导价收费,虚构原价、虚假优惠折价诱导消费等违法行为;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自立项目收费、超标准收费、扩大范围收费、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并收费等违法行为。
学生及家长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如学校跨学期收取学费(保教费)、住宿费;高等学校收取补考费、转专业费、专升本费等。
深圳:Ulike脱毛仪低俗广告被责令整改
日前,脱毛仪品牌Ulike在全国不少电梯投放的广告,由于被指“擦边球”等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争议。深圳市市场监管局2月18日开展核查,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其广告语“没有蓝宝石,我不脱”涉嫌违反《广告法》第九条第七项“广告不得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的规定,以及《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妇女人格”。调查显示,该脱毛仪广告由上海定向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隶属分众传媒)发布。目前,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已对该公司立案调查,责令涉事广告公司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并立即进行整改。
南京:开展2021年度罚没食品药品集中销毁行动,总重量达2吨
3·15消费者权益日前夕,南京市市场监管局餐监所、食药支队联合南京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开展了2021年度罚没食品药品集中销毁工作。本次行动,销毁了4个类别27种,不符合食品安全法和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茶叶、无标签标识的食品馅料、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的乳鸽和冰糖以及抽检不合格、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中药饮片大黄炭、不符合医疗器械国家强制标准的缝线和非法添加禁用物质的婴儿呵护膏等产品,总重量达2吨,价值30余万元。
提醒
福州:家长发现这种商品请及时举报
3月2日至3日,福建福州开展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检查,此次福州市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检查重点是学校周边商店。针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销售行为,辖区市场监管所开具《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商家立即下架停止销售。福州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如发现商品包装或标签标识含有色情、暴力、不良诱导形式或内容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请及时拨打电话12315进行举报;在购买商品时,要查看外包装是否有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属于食品的还要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维护自身消费权益不受损。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各级市场监管部门 消费者组织官方网站 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编辑/裴莹
监制/何永鹏 任震宇